在现代建筑和工程中,钢结构因其优越的强度和耐久性而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厚板焊接过程中,焊接质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在实际操作中,焊接厚板时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将探讨钢结构中厚板焊接的五大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一、不同厚度的板材对接时,过渡不平缓
在使用不同厚度和宽度的板材进行衔接时,往往忽略了板材厚度的差异是否在标准容许范围之内。若超出容许范围且未进行平滑过渡处理,焊缝在高于薄板厚度的部位容易引发应力集中并产生未熔合等焊接缺陷,从而影响焊接质量。
解决方案:
当超出相关规定时,应将焊缝设计成斜坡状,其坡度最大允许值应为1:2.5;或者在焊接前对厚度的一面或两面进行斜坡加工,且坡度最大允许值为1:2.5。对于直接承受动载荷且需进行疲劳验算的结构,斜坡坡度不应大于1:4。在不同宽度的板材衔接时,应根据工厂及工地实际情况选择热切割、机械加工或砂轮打磨等方式进行平滑过渡,且其连接处最大允许坡度值为1:2.5。
二、多层焊接不连续,产生冷裂纹
在厚板多层焊接过程中,若未能妥善掌控层间温度,诸如层间间隔时间过长,未先行预热随即进行焊接,则易引发层间冷裂纹;反之,若间隔时间过短,层间温度过高(超过900℃),亦将对焊缝及其热影响区的性能造成损伤,诱发晶粒粗大,进一步导致韧性与塑性的降低,从而在接头处留下隐患。
解决方案:
在进行厚板多层焊接过程中,务必强化对层间温度的监控,在持续焊接过程中,需检视并控制焊接母材温度,以使层间温度尽可能接近预热温度。与此同时,还应适当抑制层间最高温度。焊接时间不宜过长,若发生焊接中断现象,应采取恰当的后热及保温措施。再行施焊之际,重新预热温度应适当超越初始预热温度。
三、焊接出现变形
在焊接过程中,若未能关注到从焊接顺序、人员布局、坡口形式、焊接规范选用以及操作手法等多个层面去掌握变形的控制,便可能导致焊接完成后变形较大,矫正工作变得繁琐,费用增加,尤其是在厚重钢板与大型工件的焊接过程中,其矫正难度极大,运用机械矫正方式易导致裂纹或层状撕裂的发生。使用火焰矫正手段不但成本高昂,且操作不当还可能使工件过热。对于那些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控制变形措施,将会导致工件安装尺寸无法达到使用要求,甚至可能迫使产品需要返工或报废处理。
解决方案:
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焊接顺序,选择适当的焊接规范和操作手法,同时运用反变形和刚性固定等多种措施来减轻变形的程度。
四、求熔透的接头对接或角对接组合焊缝焊角尺寸不够
对于诸如 T 型接头、十字接头以及角接接头等需要实现熔透的对接焊接或角对接组合焊缝而言,倘若其焊脚尺寸不足,或者在设计中包含针对疲劳验算的要求的吊车梁或类似构件的腹板与上翼缘连接焊缝的焊脚尺寸不足,那么将会使得焊接的强度和刚度均无法达到设计的标准。
解决方案:
对于 T 型接头、十字接头、角接接头等需要实现熔透的对接焊接组合焊缝,应当依据设计要求,必须具备充足的焊脚要求,一般焊脚尺寸不能小于0.25t(t 表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设计中有疲劳验算要求的吊车梁或类似的腹板与上翼缘连接焊缝的焊脚尺寸为0.5t,并且不能超过10mm。焊接尺寸的容许偏差为0~4 mm。
五、焊接在接头间隙中塞焊条头或铁块
在焊接过程中,因难以将焊条头或铁块与被焊件熔合成一体,易产生未熔合、未熔透等焊接缺陷,从而削弱了连接强度。若使用生锈的焊条头、铁块填充,将难以确保与母材材质的一致性;若采用带有油污、杂质等的焊条头、铁块填充,将会导致焊缝出现气孔、夹渣、裂纹等诸多缺陷。此类情形无疑是将接头的焊缝质量大幅降低,无法满足设计和规范对焊缝质量的严格要求。
解决方案:
1、当工件组装间隙较大,但尚未超出规定允许使用范围,且组装间隙超过薄板板厚的两倍或大于20mm时,应采用堆焊方法填平凹陷部位或减小组装间隙。严禁在接头间隙中采用填塞焊条头或铁块进行补焊。
2、在零件加工划线阶段,应注意预留充足的切割余量以及切割后的焊接收缩余量,严格控制零件尺寸,避免通过增加间隙来确保外形尺寸。
在钢结构的厚板焊接中,了解并解决常见问题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设计、严格的工艺控制以及有效的培训,可以显著提高焊接质量,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希望本文提供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相关从业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有所借鉴。